中国篮球城市有哪些
全国篮球城市
第一批
辽宁省阜新市
阜新1940年建市,市名源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临省会,南靠渤海辽东湾,西与锦州港、京津地区襟衣相连,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五区。全市总人口193万。
中国最好的篮球学校在哪里?像上学一样的。
吉林省长春市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幅员20604平方公里。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2007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45.9万人。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市所有的大学(包括二级学校)。
上海市卢湾区
卢湾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全区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49平方公里。区界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与黄浦区、静安区交界;东至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雄路、江边路,与黄浦区接壤;西至陕西南路、瑞金南路,与静安区、徐汇区为邻;南至黄浦江河道中心线,与浦东新区相望。
江苏省丹阳市
丹阳市属于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4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浙江省诸暨市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流域中段。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历史悠久。全市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总人口105.59万。诸暨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浙江省建筑之都”、荣获“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人。是八闽古府之一,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是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名邦。
河南省济源市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山西省为邻。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总人口66万人。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部,经济特区管理线以北。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连罗枝纯湖区、盐田区及香港,西接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总面积940.9平方千米。
第二批
保定市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冀中古城保定更是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产生过许多彪炳青史的英雄豪杰。从荆珂刺秦王、桃园三结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地道战、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保定人有一种前人传下来的争强好胜之雄心,慷慨悲昂之激情,永不言败之精神。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保定人民强烈的体育意识。多年来,保定市的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为省和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培养出15名世界冠军和120余名亚洲及全国冠军。作为非省会城市的保定,在河北省所举办过的十五次省综合性赛事中(含青运会),共十次夺得团体总分、金牌总数的双第一。保定在我省是获得世界冠军最多、输送运动员最多,成绩最好、贡献最大的城市。
太原市
体育是城市的"名片",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入场券。近年来,太原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树立全新的体育理念,以创建全国篮球城市为契机,充分挖掘利用篮球资源,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提升了城市的形象。2003年8月,太原市政府递猛老咐交了申报全国篮球城市的报告。2003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评估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2004年2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太原市"全国篮球城市"称号。
丹东市
丹东是一个体育发达的城市,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全民健身优秀城市。市含好辖三县(市)凤城、东港和宽甸全部进入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丹东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使丹东人有着优秀的体质条件,再加上丹东有全民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造就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多年来,向国家队、省队、八一队和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3500多人。其中30多人成为国际级运动健将,60多人成为国家级运动健将。培养出奥运冠军1人,世界冠军8人,亚洲冠军22人,全国冠军121人,全省冠军569人,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有四名丹东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王丽萍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李娜获女子重剑团体铜牌;潘松获得男子柔道无差别级第七名。
上海徐汇区
徐汇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全境东西相距7公里,南北相距13公里,占地面积54.7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0.9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82平方公里,占全市9个中心城区总面积19.54%。全区共有常住人口315775户,户籍人口875308人。
徐汇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达,具有繁华的商业商贸区、舒适的高级居住区、领先的科技密集区、一流的文教优势区等诸多城市功能。
为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篮球运动日益增长的需求,巩固和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加速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城市经济和文明建设。
常熟市
常熟市地处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在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后,今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篮球城市。从此,篮球成为常熟又一张城市新名片。
焦作市
篮球运动在焦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五十年代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都始终把篮球项目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特色和品牌,倾力打造,长抓不懈,促进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焦作男女篮多次在省、国家级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河南省、国家培养输送了薛玉洋等一批优秀篮球运动员苗子。1998年焦作荣获河南省篮球训练基地,焦作篮校荣获全国青少年重点篮球训练单位。篮球活动在全市的广泛普及,推动了全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提高了焦作的城市品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东莞市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下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6.19万,常住人口64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广东男篮比赛时间表
广东男篮比赛时间表如下:
2022广东男子篮球联赛合共94场比赛,横跨9个以上赛区城市。河源、恩平、肇庆、湛江、茂名、清远、肇庆、韶关、深圳,希望更多地方球迷感受广东民间最强联赛的气氛。
2022年是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举办的第8个年头,本次赛事汇集了全省21个地级市外加佛山市顺德区共22支队伍352名运动员,继续实现对省域范围的全覆盖。
常规赛将采用分区分组巡回赛制,总决赛预计以主客场制的方式进行。本届联赛共将进行94场比赛,总冠军将在8月13日产生。
今年5月21日,珠江啤酒2021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于茂名电白拉开帷幕。随后,为配合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保证参赛人员及观众身体健康,省联赛已停办两个多月。根据目前各方面的协调和安排,广东省篮协已经为复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猜如旅
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条件下,2021广东省男篮联赛将于7月24日复赛。同时为了配合全运会比赛安排,广东省篮协穗凳现决定对比赛赛制作修改。
复赛后,小组赛剩余四轮以及第二阶段的全部比赛,都将以赛会制的形式在七月底举行。这一部分比赛将先后在英德、顺德、恩平三个赛区展开。小组赛时,每天共有9场比赛上演。
八强及排位赛将于八月进行,赛事将采用周末双赛、两回合制的方式举行。相关比赛将在恩平、顺德、英德三个赛区举办。
而季军争夺战和最后的决赛,主办方目橡搭前拟定采用主客场的方式进行。如果决赛对阵双方都有条件承办主场比赛,则冠军争夺战将在9月11日和13日分别在各自主场进行两回合比赛。
如果有一方没有承办条件,则两场比赛都将在另一方的主场进行;如果双方都没有承办条件,则由广东省篮协指定某一赛区承办两场比赛,比赛时间不变。
湘煤杯2023湖南省篮球联赛
湘煤杯2023湖南省篮球联赛共有来自全省的12支代表队参赛。
由湖南省体育局、怀化市网民部门主办,湖南省篮球协会、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承办,怀化市体育产业集团执行的“湘煤杯”。12支代表队伍将在17天内展开激烈角逐,争夺冠军荣耀。
湖南省篮球联赛是湖南省标志性的品牌篮球赛事,此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五届,逐步成长为代表我省业余篮球最高水平、最高规格、最广覆盖的优质赛事,深受广大网民群众喜爱。本届赛事为期17天的赛程里,共将上演47场精彩对决。
比赛信息
第一阶段为赛会制,所有队伍汇聚怀化进行小组赛;第二阶段,四孝老简强队巧裤伍将进行主客场较量,决出最终冠军归属。怀化拥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和优质办赛条件,此番省篮球联赛落户于此,怀化展现出强大的赛事组织能力。
怀化市网民政府市长黎春秋在开幕式中表示,全力为联赛创造最优质的服务、最公平的赛场环境,努力把联赛办成一届多彩、精彩、出彩的篮球盛会。省煤业集团党委领导、董事长廖建含岩湘表示,希望通过融入本次赛事,以篮球之名,展运动激情,在三湘大地弘扬“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吉林省十六届运动会篮球比赛时间表
这个回答会不会离题不知:
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2010年举办,部分冬季项目提前至2009年12月进行。本届省运会承办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城市采取申办或省政府委托方式确定。青少年组各项目竞赛承办单位采取申办或省体育局委托方式确定,其它组别各项目竞赛承办单位另定。制定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如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一)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进行冬季和夏季部分项目比赛。
(二)2010年8月末,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进行部分项目比赛。具体竞赛日期和地点另定。
二、竞赛项目
(一)青少年组
优势项目: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举重、男子国际式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柔道、田径、女子公路察纤自行车、射击、射箭、女子曲棍球、乒乓球,共14项。
发展项目: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单板滑雪、篮球、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拳击、网球、体操、足球、游泳,共11项。
(二)技工组
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共5项。
(三)中职组
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共5项。
(四)高校组
田径、速度滑冰、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武术、定向、越野滑雪、健美操,共12项。
(五)职工组
田径、篮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武术、游泳,共7项。
(六)社会组
败前仿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围棋、门球、保龄球、台球、中国式摔跤、轮滑、无线电测向、定向、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信鸽、攀岩、航模,共17项。
(七)青少年组各竞赛项目的小项设置按照《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项目和年龄段设置表》(附件1)执行。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职工组和社会组各竞赛项目的小项设置按照《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技工、中职、高校、职工和社会组竞赛项目设置表》(附件2)执行。
三、参加单位
(一)青少年组: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
(二)技工组:各技工学校。
(三)中职组: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四)高校组:各高等院校(含军事院校)。
(五)职工组:各行业体协、企业事业单位、解放军驻吉林省师以上部队(含吉林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及业余体育俱乐部等。
(六)社会组:各单项协会、业余体育俱乐部及个人等。
四、参加办法
(一)青少年组以市州、县(市、区)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按年龄段分成甲、乙、丙组。
(二)技工组、中职组和高校组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
(三)高校组按类别分成普通高校甲组(有体育院系高校,含吉林体院)、普通高校乙组(无体育院系高校)、大专院校丙组。
(四)职工组以行业体协、悔伏企业事业单位、解放军驻吉林省师以上部队(含吉林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及各业余体育俱乐部等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
(五)社会组以各单项协会、各业余体育俱乐部及个人等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
(六)青少年组各市州必须参加田径和速度滑冰两个项目比赛,否则不予排名。
(七)青少年组每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大项的比赛(滑雪项目之间可以跨项)。
(八)各单位均可冠名(单位或商品等)参赛,但必须写在各单位名称之后。
(九)参加开幕式期间比赛的各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代表团团部人员为5人。
五、运动员资格
(一)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符合竞赛规程总则及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定。
(二)青少年组只限吉林省户籍运动员或代表吉林省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6年以上(含6年)的非吉林省户籍运动员参加。
(三)青少年组各项目竞赛年龄段按照《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项目和年龄段设置表》执行。
(四)青少年组运动员持省体育局颁发的《运动员注册证》报名参赛;参加甲组比赛的运动员还须在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管理中心注册,并持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运动员注册证》报名参赛。
(五)代表各县(市、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该县(市、区)户口在籍人员。
(六)青少年组运动员在2008年和2009年至少参加一次由省直各项目中心(含青训中心、省体校)承办的全省青少年比赛。
(七)在优秀运动队正式落编的运动员不允许参加青少年组比赛。
(八)省体校和各市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代表入校前注册单位参加青少年组甲组比赛;入校前无注册单位的运动员代表体育运动学校所在市州参加青少年组甲组比赛。
(九)青少年组执行《第十六届省运会青少年组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
1、甲组运动员注册年龄(参赛年龄)以第二代身份证为准(乙、丙组骨龄值顺延至甲组的运动员除外);乙、丙组运动员注册年龄(参赛年龄)以第二代身份证和骨龄两者间最大值为准。
2、改变注册单位即为运动员交流。
3、运动员交流必须经原注册市州体育局同意,原注册和新注册市州体育局双方签定协议书(一式五份),于2008年10月1日前报送省体育局批准备案,并向全省公示。
4、凡获得过全省青少年以上级别比赛(含全省青少年比赛)前3名的运动员不能进行交流。
(十)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只限在籍在校学生参加。
(十一)职工组运动员必须是吉林省户籍或在吉林省工作满1年以上,并且年满18周岁的公民。
(十二)社会组运动员必须是吉林省户籍或在吉林省学习工作满1年以上的公民。
(十三)为了维护竞赛组织工作的严肃性、实效性和权威性,各参赛单位对运动员资格问题的举报,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法和截止时间进行,逾期一律不再受理。
六、竞赛办法
(一)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下发的最新竞赛规则和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以及各项目竞赛规程。
(二)青少年组如大项不足两个市州报名、对抗项目的小项不足三个人(对、队)报名,则取消该项比赛。在小项比赛编排之前,可以调整报名,允许运动员参加同一项目上一年龄组或级别比赛。
(三)各项目竞赛裁判长、副裁判长和仲裁委员由省直各项目中心(含青训中心、省体校)提名,报省体育局批准后确定。
(四)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职工组和社会组各项目竞赛须于开幕式前10天结束。
(五)各项目竞赛均可冠名(单位或商品等),但必须写在竞赛名称之后。
七、奖励和计分办法
(一)各项目比赛均奖励前8名,颁发成绩证书;前3名颁发金、银、铜牌。
(二)参赛人(对、队)数不足8人(对、队),按实际参赛人(对、队)数奖励,并由最高分到最低分依次计分。
(三)优势项目前8名按13、11、10、9、8、7、6、5计分。
(四)发展项目前8名按9、7、6、5、4、3、2、1计分。
(五)女子曲棍球比赛前3名按6、3、2枚金牌奖励,前8名双倍计分;以各市州名次最高的两个队计算成绩。
(六)男子足球比赛前3名按5、3、1枚金牌奖励,前8名双倍计分;以各市州名次最高的两个队计算成绩。
(七)篮球和女子足球比赛前3名按3、1枚金牌和1枚铜牌奖励,前8名双倍计分;以各市州名次最高的一个队计算成绩。
(八)青少年组田径、速度滑冰比赛团体总分前3名单位颁发奖杯,4至8名颁发奖状;其它项目比赛团体总分第1名单位颁发奖杯,2至3名颁发奖状。
(九)破全省青少年(成年)纪录加9分;超全国青少年(成年)纪录加18分;超亚洲青少年(成年)纪录加27分;超世界青少年(成年)纪录加36分。多次破(超)同一项目纪录,只计一次最高分。
(十)达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者加9分,达运动健将技术等级标准者加18分,达国际级运动健将技术等级标准者加27分。
(十一)各市州之间交流运动员参加比赛,所获奖牌和分数只计入交流后的市州。
(十二)运动员参加每年全省青少年比赛获得第1名,优势项目按照4.3分计入省运会,发展项目按照3分计入省运会。
(十三)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等五所体育运动学校跨市州招录在当地注册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所获奖牌和分数按照50%分别计入体育运动学校所在市州和运动员招录前的注册单位〔市州或县(市、区)〕。
(十四)根据运动员比赛名次和成绩给予经费补贴,具体办法另定。
(十五)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职工组和社会组比赛的奖励和计分办法另定。
(十六)评选“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优秀竞赛组织奖”,具体办法另定。
(十七)评选“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具体办法另定。
八、优秀运动队和青少年组的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级别比赛(含全国比赛)回计金牌和分数办法
(一)运动员本周期参加省运会所设大项全国以上级别比赛(含全国比赛,具体比赛名称详见附件3)获得名次,给予原输送单位计牌和计分奖励。
名次
比赛回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金牌
(枚/人)
分数
(分/人)
金牌
(枚/人)
分数
(分/人)
金牌
(枚/人)
分数
(分/人)
奥运会(冬奥会)
12
156
4
52
2
26
全运会
5
65
2
26
2
13
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
4
52
—
—
—
—
亚运会(亚冬会)
3
39
—
—
—
—
冬运会、城运会
2
26
—
—
—
—
全国成年
最高水平
年度比赛
1
13
—
—
—
—
全国青年
0.5
6.5
—
—
—
—
全国少年
0.25
3.25
—
—
—
—
注:同一市州在同一项目比赛中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参赛,只按两名计算;奥运会足球、篮球、曲棍球比赛按实际上场人数计算。
(二)各年度只回计每人1次1项比赛最好成绩。
(三)回计成绩含我省与解放军签定全运会两次计分协议的运动员。
(四)奥运会(冬奥会)计入全运会的奖牌不再重复计算。
(五)经历过两个市州注册训练的运动员(各满1年)回计成绩双方各计50%。
九、兴奋剂检查与处罚
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以及省体育局与各市州签定的《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执行。
十、闭幕式颁布奖项
(一)公布获得青少年组、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职工组“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名单并颁奖。
(二)公布青少年组各市州总金牌数和总分数,并向获得总金牌数和总分数前8名市州颁奖。
(三)公布获得青少年组冬季项目金牌数和夏季项目金牌数前8名市州名单。
(四)公布获得青少年组金牌数前16名县(市、区)名单,并向获得金牌数前8名县(市、区)颁奖。
(五)公布获得青少年组在各体育运动学校就读运动员金牌数前8名市州名单并颁奖。
(六)公布获得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职工组金牌数前8名单位名单并颁奖。
(七)公布获得“优秀竞赛组织奖”单位名单并颁奖。
十一、报名与报到
(一)第一次报名
1、各参加单位于2009年5月1日和2009年10月1日前,分别将参加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比赛的具体大项报送省体育局。
2、参赛项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和调整。无故退出的,将取消参加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资格。
(二)第二次报名
报参赛项目具体小项和运动员名单,报名截止时间为本项目比赛前30天,逾期报名,视为不参加。
(三)运动员、裁判员和赛会其他工作人员报到时间,按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定执行。
十二、代表团团旗、比赛服装
(一)各代表团团旗自备(两面),颜色自定,规格2米×3米,代表团团旗除标明规程规定的参加单位名称外,不得出现其它标志。
(二)比赛服装按照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则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参加开、闭幕式人员服装应统一、整洁。
十三、经费
(一)按照《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员会经费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执行,具体办法另定。
(二)对承办开幕式、闭幕式及期间部分项目比赛的城市,省政府将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各参赛单位食宿和交通费一律自理。
十四、组织领导
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青少年组和社会组比赛由省体育局和省公安厅共同组织实施;技工组比赛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实施;中职组和高校组比赛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职工组比赛由省总工会组织实施;技工组、中职组、高校组和职工组比赛由省体育局负责业务指导。
十五、未尽事宜见各项目比赛竞赛规程和有关补充通知。
十六、本竞赛规程总则的内容由省体育局负责解释。
附件:
1、《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项目和年龄段设置表》
2、《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技工、中职、高校、职工和社会组竞赛项目设置表》
3、《回计成绩全国成年、青年、少年最高水平年度比赛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