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马跑进330,月跑量一般要达到多少
【全马跑进330,月跑量大约在250左右】
全马330,是跑马者成绩的分水岭。进了330,就意味着自己的跑马水平在大众跑者中已经处于很高的位置了。
你把这个成绩贴出来,朋友圈里定是一片“大神”的惊呼声。能得到大神的荣誉,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跑进330以后,你将会更有动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你将会不断地挑战全新的自我,去发现另一个充满坚韧,无比坚强的自己。
可以说,全马跑进330是许多跑马爱好者共同的心愿。
全马跑进330,平均配速需要达到4′58″。你在平时需要采用有氧慢跑+lsd+间歇跑训练+马拉松配速跑的综合训练方式去进行训练。
下面我来按照跑进330的目标给你来计算一下,应该达到的月跑量。
其中有氧慢跑要占大头,需达到总训练量的八成左右。大量的有氧慢跑训练可以进一步夯实你的有氧基础,使你有拥有用更高配速驾驭跑步的底气。
平时的有氧慢跑训练至少一周跑3次,每次按10算,就是30的周跑量,月跑量大约在150左右茄仿拿。
想要把全马跑好,而且尽量不会在后半程掉速,lsd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长期的lsd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氧基础,强化心肺能力,长距离耐力。提高最大摄氧量,血氧饱和度,提高自己在跑长距离时身体利用脂肪来供应能量的比例。
lsd训练每周1次,距离在30+左右,月跑量在100左右。
通过间歇跑训练可以刺激你的心肺离开舒适区,提高你的最大摄氧量,提升你的乳酸阈值,从而达到提升你配速的目的。
间歇跑训练可以在比赛前3个月每周训练一次。
马拉松配速跑训练通常在临比赛前进行,届时以4′58″的配速连续跑30+。以达到能在长时间奔跑中从容驾驭这个配速,同时也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由于这两项训练不在平时的训练科目中,所以不计入月跑量范畴。
所以,如果想要全马跑进330,我给你算出来的比较合理的月跑量大约在250左右。
最后,祝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早日跑进330,了却自己的美好心愿!
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全马跑进330,月跑量一般要在200-250公里之间,且间隙跑是全马跑进330的必要条件之一。下面分享一下我54岁跑进330时的经历,仅供交流。
我是昆明山水,我从开始跑步到跑进330用了两年时间,我2015年8月开始从零基础跑步,虽然不到一年时间全马就接近四小时,可怎么都进不了四小时之内,之间还跑过55公里和100公里的超马。成绩都没有明显提高。长距离跑步可以提高耐力,必要的速度训练才能提高成绩。
当时只想着怎么大判能尽快的跑进四小时,于是就开始把月跑量提高到250公里左右,并每周加一次间隙跑训练。
当时我是每周只跑三次,都是周二四六,周二基本上是跑10-15公里,周四跑一次间歇跑,每次间歇不一样,400米10组,800米8组,1000米6组,轮换着训练,周六跑一次半程。一个月里抽一个周六跑一次30公里。这样训练了大半年,一次就破四破330了。
跑进330是在2017年11月19日的桂林马拉松赛事,成绩是3:24:31,很开心,颤搭但仍然怀疑是不是偶然超常发挥的结果。
接着在第二个月2017年12月10日的广州马拉松赛事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水平。成绩是3:25:34,这才相信自己真的跑进了330。
跑进330时我是54岁,如果是年轻人应该更轻松一些,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仅供参考,跑步一定不能冒进,循序渐进是前提,科学训练是基础,安全跑步是一切。谢谢您的阅读,谢谢关注。
全马想跑进3.30,月跑量一段需要多少,这个不能够一概而论,有的人月跑量250到300公里,就可以跑进3.30,甚至还有月跑量在200公里的人照样跑进3.30,关键是需要看你怎么样跑,同样是跑,跑出了不同样的成绩,有的人跑量大甚至天天跑,马拉松比赛成绩一直保持4小时到5小时左右,还有的人一个星期跑三次四次照样能够跑出好成绩,关键是技术问题,跑步想提高速度必须要提高步频,提高步幅,步频+步幅=速度,还要有跑步姿势正确,不懂得跑步姿势就是瞎跑,跑坏了身体,跑坏了膝盖骨,懂得了跑步姿势,跑长距离就不会受伤也不会感觉到很累。并且还会很轻松,平时还有多跑间歇,跑间歇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提高摄氧量,以及氧气利用率,长距离有氧慢跑增加耐力。大众跑者一段月跑量在250到300公里,每公里速度在5分钟左右,平时可以跑5.30配速,
多跑几个长距离备战马拉松,最后一个长距离依照马拉松配速跑,这样跑马拉松就会达到自己目的。我的目标是跑进300,
所以我平时备战马拉松都是按照300速度来备战的,比如我先跑15公里用时间一小时,
每公里速度是4分钟多一点,然后再和人家一起跑个半马,速度是每公里4.20左右,这样就跑了36公里,备战马拉松就需要跑35公里以上才能够起到作用,不要听专家说跑30公里,因为专家会说不会跑,真正的跑马拉松运动员才是专家,他们没有空说,能够说的不跑步,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跑30公里没有用,你跑到30公里以后照样疲惫撞墙,生不如死的感觉,走走停下来再走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到终点。想当年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总之一句话,打铁还靠自身硬,平时多吃苦耐劳,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到自然成,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你有目标,只要你去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实现你的理想目标。这就是我的亲身经历,一个过来之人的肺腑之言。
“大跑量出成绩”是应该的,
“大跑量不出成绩”是不应该的,
“小跑量出成绩”才是值得鼓励的。
(1)跑量不是万能的,没有一定的量也是不行的。
(2)不要追求跑量,拒绝“跑量主义”
(3)“质”比“量”重要,要追求“训练的经济性”
(4)一味的最求跑量,
只是“对训练计划没有信心”的表现,
只是“我练的很勤奋”的心里安慰和满足,
不一定有多大的实际体能提升效果
(5)每一次跑步都应该是有目的
(6)要想进330,要追求“训练的经济性”,必须跑间歇
(7)每周1次间歇跑,1次耐力跑,足够了。
其余的时候,
可以交叉训练(力量,瑜伽,普拉提,骑车,游泳),
可以放松恢复(快走,慢跑)。
(8)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9)短要快,长要慢,恢复不了都白跑。
(10)很多人不会慢也不会快,
往往是化了很多时间去做“不快不慢的跑”,
陷入跑量主义,没有训练的经济性
(11)如果非要用一些量化的数字,来判定能否进330,也是有很多算法的,用短距离来预测全马的成绩。
你的30km要在226,配速453之内
你的半程要在140,配速446之内
你的10km要在45,配速434之内
你的5km要在22,配速423之内
举个我的例子。46岁那年在丹阳打工,平时喜欢自重健身,6月的一天被一个工友拉进当地的跑步群后才开始锻炼跑步,刚好10月镇江马拉松报名,就稀里糊涂的交了100元报名,啥也不懂就开始为10月的比赛准备吧,没跑过间歇,现在看起来,准备期月跑量低得惊人,居然10月16日镇江马拉松跑了318完赛。没啥痛苦的感觉,当时就跟着自己的身体感觉走,能超就超。
月跑量达到200,而且要连续跑半年以上,基本上可以跑进330了。也就是说,前提是自己抗疲劳程度足够。也就是训练总量要足够。
(上图是薯条君 2020年成都马拉松比赛的完赛成绩,301,花了3年半的时间达到的如今的成绩。)
330对普通男性跑者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对女性跑者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想要跑进330,不要太刻意。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循序渐进的提高为佳。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全程马拉松跑,敢报名就是足够勇气了,能完就是胜利了。至于成绩,随着跑马拉松的次数增多,意味的是跑量的增加,跑步姿势习惯的改善,身体素质的提升,跑步经验的增长,全身心的成熟等等,那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成马终点处,志愿者帮忙拍的照片,这腹肌可还好?)
人可以要强,但是千万不要逞强。毕竟,跑马拉松,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健康。成绩只不过是身体健康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而已。
跑步,不以成绩论,而以健康强壮论!成绩,只是您追求健康强壮路上的一个伴随产物,一个显性指标而已。
(跑步和健身带给我的强壮和健康,更多的是自信和坚强!)
想全马跑进330,先不要想月跑量,先考虑10公里能否接近45分,半马能否接近1小时40分。如果这两个指标没达到就不要想全马330的事了。即使达到了,也不一定全马能330完赛,因为后半程还能匀速是需要身体基础的,绝不是能靠意志力能达到的。再说跑量,先不说全马330,即使345,400完赛也是不容易的,这就取决于平时训练了,如果每月没有长距离训练(半马和30+)的基础,全程马拉松是很难按预订目标完赛的。如果按跑五休二,每次10公里打底,周末半马,每月一次30+的跑法,月跑量基本也要在250公里左右。再说间歇跑,如果你要快速提高成绩,间歇跑是少不了的,至少每月一次,严肃跑者基本能坚持一周一次,间歇训练能提升最大摄氧量,提高无氧耐力。
普通中老年跑友一般需要300公里以上的月跑量才能稳定跑进330
体质好的年轻人估计只需要200公里就能稳定跑进330
全马330,是马拉松选手的阶段性目标,平均配速458,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并不容易。
马拉松需要有超强的心肺耐力、正确的跑步技术和跑步速度。心肺耐力训练。涉及月跑量和长距离跑,一般每月保持200公里以上的跑量,每周拉1次25公里以上长距离,在配合上下坡跑步训练,坚持10个月以上,就能达到330心肺耐力要求。跑步技术训练。它即是跑步的基础,又是提升能力关健。保持正确跑步姿势,跑步时,头正眼睛平视,两肩放松,身体重心前移,前后摆臂,脚落地轻盈。学会送髋,送髋可以增大空中飞行距离,提升你的步幅和跑步速度。有时看别人跑的很慢,但跟着跑,却跟不上,就是这个原因。提升跑步频率,跑步频率达到每分钟180以上。增大跑步步幅,加强腿部肌肉、臀部肌肉、踝关节肌肉和核心肌肉训练,训练单腿跳、双腿跳台阶等,步幅要求达到120+。提升跑步速度,间歇跑是提升跑步速度的最佳方法,每周一次间歇训练,每次训练必须高质量完成。另外,每月再进行一次长距离配速跑,效果更好。
330目标不难,按照上述方法科学训练,很快就会实现!
这个很难回答,年龄、天赋都很重要。如果天赋好,年轻,月跑量100多公里,全马330也不是问题。像我40多岁奔五了,这点跑量基本不可能330。需要考虑耐力、技术,需要长距离有氧训练、配速训练、技术打磨等等,一周下来跑量都过50公里了,月跑量230+。去年参加了一次半程,1小时38分完赛。每月一次30+公里有氧训练,平均心率控制在140以内,配速5分多点。全马4小时以内完赛应没什么问题,但破330还是信心不足。全马不是两个半马简单相加。第一个半马那怕不补充能量也能完成,但已把体内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30公里后已经消耗得所剩无几,真正的马拉松比赛才刚开始,耐力、毅力的比拼发挥作用,所以30+长距离拉练不可少,另外马拉松配速跑的距离也不宜过短。算起来月跑量保证250公里的胜算还是蛮大的,平均每周跑量在60公里左右。当然这也只是针对我本人而言,我10公里40分钟一43分钟,半马最快1小时31分(大概发挥7、8成功力)。以上仅供参考。
2017年北京马拉松一共有多人参加
截至7月27日15时,2017华夏幸福北京马拉松报名结束,共有98687人完成报名,再次创造了国内全马报名人数的新纪录。组委会在此衷心感谢广大跑友对于北马的支持与厚爱!
在已完成报名的98687名选手里,A类选手64803人,相比去年增长约43%;B类选手33884人,相比去年增长约59%;总报名人数比去年增长约48%。从报名数扮磨据分析,自北马进入衫缺液“全马时代”后,选手整体水平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 A类选手:2015年1月1日(含)至2017年7月20日(含)期间参加过全程马拉松项目,并在6小时内完赛的选手;
* B类选手:2016年1月1日(含)至2017年7月20日(含)期间参加过半程或物马拉松项目,并在3小时内完赛的选手。
组委会将对所有选手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并依据最终审核通过人数,确定A、B类选手中签比率。中签结果将于8月中旬公布。
大众选手抽签结果公示后,组委会还将针对未中签选手开通公益报名通道,共设500个公益名额。公益报名采取“抢报”形式,报名者支付2000元公益报名费,则可获得一个公益参赛名额,先到先得,额满为止。组委会将把筹得的100万元公益金,全部捐赠给参加北马“益呼百应”行动的5家公益机构,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
西安马拉松2017全程多少公里
你好:
全程马拉松(42.195km)
南门外广场(起点)南大街钟楼西大街安定门环城西路太白北路-友谊西路朱雀大街南二环长安北路长安南路电视塔长安南路雁塔西路慈恩西路大雁塔南广场雁氏胡知塔南路雁南三路芙蓉西路芙蓉东路北池头一路(向南)芙蓉南路(向东)曲江池东路曲江池南路芙蓉东路转盘处芙蓉东路北池头二路(逆行)立交桥辅道(向歼消北)曲江大道(向北逆行)西影路(向西)雁塔北路环城南路东段环城东路太华立交太华南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做毁道广场(终点)
2017南京马拉松全程多少公里
2017南京马拉松全程为42.195公里。
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通常未注明为半程或四分的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2017年10月16日2.8万名参磨知态跑者从南京奥体中心出发,他们从玄武湖跑到中山陵,从夫子庙跑到明故宫,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由肯尼亚选手Eliud Matu Weru以2小时20分27秒的成绩摘得男子全马桂冠。特跑族选手柯海梅以3小时13分24秒获得女子全马冠军。
扩展资料:
首届南京马拉松
2015年11月29日,首届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当日,天公作美,天气晴朗,气温适宜,上午8时30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选手共同冲出起点。
首届南京国际马拉松赛涵盖了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健身跑(5公里)三个项目。此次赛事规模设计16000人,其中,全程马拉松项目2000人,半程马拉松项目4000人,迷你健身跑项目10000人。
该赛事猛敏的赛道从明城墙遗址、秦淮风光带再到青奥轴线,将古都金陵和现代南京的美景一网打尽。同时,该赛事的彰显了南京城市形象,奖牌正面为金陵辟邪为主图案,周围用云锦演变图案作为辅助,正面底部采用了南京明城墙作为点缀,彰显出南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奖牌背面为环绕云锦的南京国际马拉松LOGO,整体设计简约隽永,识别性强,充分体现了南京六朝古都的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畅跑金陵最美赛道上万名“真跑者”一起冲线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首届瞎源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参赛人员各种"秀"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