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大家对足球比赛如此狂热
1、谈到足球,大家的态度可谓是两种极端。球迷们会废寝忘食、如痴如狂地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赛事,情绪随着比赛的变化或激动或郁闷——自己支持的球队赢球了就会兴奋不已,输球了就会郁闷悲伤甚至愤怒,一个小小的足球,吸引了大家全部的注意,调动着所有人的情绪!但是对于一个不关注足球的非球迷来说,会非常不理解这种在广阔的场地上追着一个小球跑来跑去的事情。比赛的胜负跟自己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这种无趣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狂热地迷恋它?一、认同感与自豪感
2、著名心理学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发现人们有一种“浸淫在反射光荣中的心态”,就是人们会希望自己与能够提升自身自尊心的集体联系在一起,这种心态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球迷在所支持的球队胜利时会感到兴奋无比。球迷下意识的将自己喜欢的球员和球队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成功。在球队赢球时会欢呼呐喊、振臂高歌;输球时会郁闷寡欢、痛心疾首。
3、这种认同感是球迷和球队之间情感维系的纽带,那么自豪感就是将这个集体身份的自我认同再次推向一个高峰的助推剂。因为光荣和喜悦,球迷们会更愿意拥护球队,购买球员们的球衣、与他们有关的纪念品,时刻关注他们的消息。就算球队输了球,球迷们还是会愿意等待他们调整好状态,等下次比赛再次谱写辉煌篇章,对球队的认同和满溢的自豪感让他们虽然经受打击但依然忠诚。
4、生活的压力与重担往往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们急需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去释放压力,得到片刻的轻松,足球比赛对球迷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5、人生中所有令人快乐的事物都能让伏隔核释放多巴胺,当多巴胺被释放时,你的大脑会试图记住这个导致多巴胺释放的事件,这样你就能够再次获得快乐。对于球迷来说,足球比赛就是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具体事件,带球、过人、传球、射门都会充分调动球迷的情绪。心理学上将“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情绪不自觉的反应与外界事物”的现象称为心理投射。球迷们在看球的过程中也幻想着自己在绿茵场上飞奔,征服对手获得成功,这种体验让他们着迷,并且也让他们从中获得了快感。
6、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知觉、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如果一个人与群体格格不入、特立独行,那他其实受到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例如每到世界杯期间,大家对足球比赛的关注度和兴奋度空前高涨,即使有些人平时不关注球,这时候也愿意做个“伪球迷”,制造闲谈的话题,维持谈话的热络。
7、同时,足球的魅力也包括了它可以将我们和亲人朋友之间的距离拉近,一起看球会让彼此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语言,偶然碰到观点一致的时刻,更难免产生“知己之情”。感情的升华,契机可能就藏在一场球赛里。
8、足球比赛令人着迷的原因还在于比赛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在足球比赛里,不存在绝对的强队和弱队,某一个不起眼的瞬间都可能成为令人振奋的关键点。2001年的十强赛,中国对阵阿联酋,舆论大势都不看好,因为中国队从来占不到便宜的乌兹别克斯坦被阿联酋轻松以4:1的成绩击败。但是后来中国队展现出从未有过的从容不迫,3:0大胜阿联酋,场面和比分,都是碾压级胜利。这就是足球比赛的魅力,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无法预测比赛的结果。
二、中国的世界排名为什么这么低
国际足联中关于各国名次的排列规则:国际足联从1993年8月份开始推出国际足联排名表,10年间国际足联排名榜几次对评估依据进行调整,逐渐走向科学化。目前国际足联排名表主要依据以下5项数据进行打分,即比赛结果、进数多少、比赛性质(主客场,还是中立场地)、比赛重要程度以及所在地区足球水平高低。比赛结果是决定得到多少的最主要因素,与胜平负各得3分、1分和0分不同,国际足联排名榜上所体现的比赛结果得分是从30分到-30分不等,比如一支弱队战胜强队比一支强队战胜弱队所得积分要多,像8月31日结束的比赛,排名第85的海地队战胜了排名第72位的中国队,他们就获得了高积分,而一支强队输给一支弱队,可能获得负积分。国际足联鼓励进攻足球,高进球也换来相应的积分,如果是主客场比赛,客队要获得3分,在中立场地进行比赛,则没有这项奖励。以上三项所得结果,还要乘以比赛重要程度和地区足球水平两项系数,比赛重要程度系数如下:友谊赛(1.00),洲际锦标赛预选赛(1.50),世界杯预选赛(1.50),洲际锦标赛决定周(1.75),联合会杯(1.75),世界杯(2.00)。地区足球水平系数如下:南美和欧洲(1.00),中北美加勒比地区和亚洲(0.95),大洋洲和非洲(0.93)。国际足联采取一年选取7场成绩最好的A级赛为原则,制定了国际足联各国排名榜。
国际足联的排名计分规则相当复杂。简而言之,首先要看交锋两队各自的排名,如果靠后者战胜了列前者,累计积分要高于战胜排名靠后的队,而且排名越低者战胜排名越高的球队,得分也越高;靠后者即便输给了列前者也有积分。之后还要考虑得失球的情况。进球越多得分越高,但不可能超过取胜时所获得的分数,而失球越多扣分也越多。然后把胜负关系的得分和得失球的得分相加,就是这场比赛的基本分数,负数则以0分计算。
算出累计分数后,国际足联还要考虑比赛的性质。友谊赛的比赛系数是1.00,累计积分还要乘以1.00;而亚洲杯预选赛的系数则是1.50。各大洲足球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另一个的系数:亚洲和中北美为0.95,而欧洲和南美为1.00。
不过,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各队的水平,除了最近12个月的战绩,国际足联在计算排名时还结合考虑过去7年的战绩。例如,今年8月份的排名其实是过去的12个月里的比赛成绩积分,这个积分占8/8;从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的战绩占7/8;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的战绩占6/8……依此类推。8年的积分相加之后得出每月最终积分。
世界俱乐部排名从1991年1月1日起开始公布。各个俱乐部根据每年不同的比赛成绩来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按照积分排出顺序。能获得积分的比赛有:国际间的比赛、洲际间的比赛、本国联赛(包括争夺冠军或名次的附加赛)和国内的杯赛。当然,每个国家除了联赛以外,有许多杯赛,但是只有一项杯赛是由国际足联组织的,所以只有这项杯赛才能获得积分。不过,由于杯赛的赛制是淘汰制,所以在杯赛的初期,有许多预选赛,因此,只有在八分之一决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中胜出的球队,才能赢得积分。
在本国联赛上所获得的积分是根据球队的水平分等级计算的。所有参加国内联赛的球队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球队获得的分数也不同。国内联赛最高水平的球队每赢一场得四分;平一场得两分;输一场得零分。次一等水平的球队赢一场得三分;平一场得一点五分;输一场得零分。依此类推。这种记分方式在联赛附加赛中同样适用。如果胜出的球队是依靠点球取胜的,那么他们只能得到原积分的一半。
在洲际和国际的比赛中,所有俱乐部不论其在本国联赛中属于哪个等级,在这类比赛中都按照相同的规则记分。获胜时得到的积分比平时高出一倍,而失败的球队不能得分。靠点球获胜的球队也按照上述的规则得分。在亚洲、非洲和中北美的比赛都采用相同的记分规则,即获胜得八分、战平得四分。在加勒比海和大洋洲地区,参赛的球队获胜和战平只能获得四分和两分。在南美洲,获胜的球队能获得十二分的积分,战平的球队能获得六分。欧洲地区的球队受益最高,分别能从胜、平获得十四分和七分的积分。国际间的比赛将按照其重要性计算积分。在国际足联组织的世界俱乐部杯赛中,积分规则将取各洲际比赛积分的平均值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