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员打球最街球的是
阿尔斯通成名于街球圣地纽约洛克公园,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篮球天赋,15岁就参加了洛克公园18岁以及以上年龄组的比赛。其出神入化的街球技艺很快风靡哈林和全美,如果有机会去纽约,你可以看到,在洛克公园里打球的孩子们,身上穿着的大半都是印着阿尔斯通绰号“Skip to My Lou”(一首欢快儿歌的歌词)的球衣。后来,阿尔斯通的街球动作被灌成录像,他的赞助商、小公司AND1立即走出困境。很多业内人士在看了阿尔斯通的表演之后,都说“他是世界上最牛的组织后卫”。
在1999年选秀大会上,阿尔斯通被雄鹿在第二轮第10顺位选进NBA,职业生涯的前4个赛季,他只获得13次先发出场的机会。2003年,阿尔斯通加盟热火,当时的热火还不是什么强队,这也给了阿尔斯通锻炼的机会,他打满82场常规赛,察伍其中先发28场,场均得到10.2分和4.5次助攻。上赛季,阿尔斯通加盟烂队猛龙,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场均得到14.2分、6.5次助攻和3.5个篮板。不过,在赛季中段,阿尔斯通曾和猛龙队管理层和教练组爆发矛盾,并有过重回洛克公园打街球的想败腊或法。
如今,阿尔斯通肯定已经改了主意,从无人关注、天寒地冻的多伦多,来到拥有两位全明星球员的休斯敦,对他来说将是职业生涯新的起点。虽然出身街头,但6年的NBA生涯,已经让阿尔斯通学会了团队配合,他的天赋很高,并且乐于为队友创造机会,对于正好缺少组织后卫的火箭来说,无异于找到了一座宝藏。
除了引进换得“街球王”,火箭在后场的配备也比上赛季更强。“上帝评判一个人,并不是看他拿了多少个冠军,而是看他帮助了多少个人。”说这句话的人,是火箭今年夏天得到的摇摆人德里克·安德森。虽然“上帝”可能不在乎冠军的数量,但火箭的球迷,都希望虔诚的基督徒安德森能帮助球队拿几座奖杯。在媒体日上,安德森表示:“很多球队都想得到我,有些队的出价比火箭还高,但我告诉经纪人,我想来休斯敦,原因在于这局瞎是一支有希望的球队。”
NBA球星和街球高手差距有多大
术业有专攻兄弟,并不会差距有多大。比如说NBA的球员可以去打街球,但是街球选手就不一定李喊察适合打比赛了。
主要啊,还是因为在于街球手大多没有系统的哪茄训练,球场上也多是单打为主。对于规则也是比较看淡的。但其观赏性很给力。而NBA的选手常年混迹联盟有自己的打球方式,对抗和体能上会比街球手强很多。打过球的都知道,一旦防守人利用身体来压渗团迫你的话很容易就导致丢球了。所以还是有差距的。
CBA职业球员和美国街球高手对抗结果会怎么样呢
作者:袁俊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129176/answer/624939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拍做处。
这个问题很有趣味性,在笔者看来,这问题其实并不局限于CBA,更应该看作职业球员与街球高手之间的对抗结果,而与国别无关(是不是中国职业联赛CBA或者是不是美国街球高手,并不重要,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职业流派与野球流派之间的对抗强弱)
首先,笔者的从业经验,更多研究的是职业篮球,并不是说我不研究街球,我可以肯定我对于街球的认知程度高于普通球迷很多,即便如此,我仍然不敢说我非常懂街球
1)可能多数球迷都会想到,市面上流传的所谓街球高手的文献,很少得到真实论证,我个人观点,我相信街球领域出现过一些“高手“,但定义这”高手“的界限很模糊,换句话说,我们界定职业篮球的球员水平,会有可量化的标准,包括身体条件是否符合职业联赛的对余贺颤抗水平?包括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职业联赛的技术平均值等等,但在街球领域”高手“一直是感性名词,而不是理性名词
2)街球球员生存在街头巷尾,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街球球员,很少有受过规范训练,如果以技术标准性或者战术解读性作为衡量参数,地球上能合格的街球球员凤毛麟角;
3)出挑的街球球员,通常街球技术娴熟(各种Free-Style),却在稳定的篮球基础上技术上,缺少系统性与稳定性(这再正常不过,每个人时间是恒定的,专注于训练Free-Style自然会导致基本功训练时间下降)
4)绝大多数街球球员缺少系统战术的训练环境,他们队友与对手是不恒定的,进一步说,战术解读能力可沉淀下来的很少
5)所谓的”街球集锦“之类的,有个特征就是云集所有精彩镜头,而这类精彩集锦一旦汇集在一起,就会构成视觉奇迹,米列西奇选秀前的一盘录像带就让自己拿到榜眼位置,这一盘录像带就是精彩集锦
6)街球球员身体素质并不像职业球员那样强壮(力量训练与选材标准的必然)
聊完现象,我们来看看“对抗”的本质——对抗,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使用可量化的方式,确保双方公平竞争,并且确立强弱结果的判断
如果是全场48分钟的职业篮球标准,我个人不认为街球球员有机会对抗职业球员,说出来一个真相,街球球迷别不乐意听,99%的街球球员,连三线快攻的三人组合跑位基本功都凑合得一塌糊涂~~防守更是犹如筛子。这种特质,注定街球球员没有可能在团队效应决胜的场景下赢得比赛。
回到题主问道的“CBA职业球员”VS"美国街球高手“之间的对抗结果~~笔者这样解答:中国CBA职业球员的个人职业素养并不完全一致,如果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球员,是没有可能输给街球球队的;但这并不是一个百分百的答案,因为我们也知道,我们日常如果一旦真实见证职业球员对抗街球球员,常见的场景是比赛主办方,会凑一支街球的顶级球队出来,这类球队通常组成球员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街球球员,他们有着非常恐怖的身体素质,而且很多街球球员也在训练营或者非NBA职业联赛打零工(换句话说,受过职业战术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CBA球队的职业优势加分项,与美国街球球员的身体素质加分项以及战术非减分项之间的正负制衡结果如何。
我不记得精确那一年,可能是2008或者2009年,我在上海卢湾体育馆看过一场中美街球对抗赛,中国街球球员的投篮命中次数,还不及美国街球球员的扣篮命中次数,但那场景,一方面是中方的确技术逊色且身体素质差异太大(不亲眼目睹很难想象,抛向篮板的竖败反弹球砸在计时器上,老黑还能空中单手接住球扣到篮筐内),即便如此,如果说那一场比赛的双方战术涵养来说,笔者只能说,与职业球队差异太大,攻防战术配合水平甚至远远低于一些大学生球队水平。
现役NBA球员哪些街球打得好
:
1.俄尔-马尼格特,纽约人,绰号“山羊”,纽约市的街头传奇人物。他的传记曾虚洞被拍成电影,在HBO播出过。而他从小打到大的打球的地方--98街的球场,也用他的绰号“山羊”来命名。他因毒品入狱,出狱后在老家附近指导青少年打球,在1998年去世。被称为是没打过NBA的最伟大球员。
2.乔-霍蒙德,纽约人,绰号“摧毁者”,6英尺4英寸的后卫,在20岁的时差此枯候获得洛克联盟的MVP。曾在J博士的防守下,半场轻易拿下50分。
3.克兰多,纽约人,绰号“旋风”,曾在一场比赛中独得135分,一季的平均得分为70分。以一招换手运球闻名“斗牛场”。
4.拉马尔-孟丹,芝加哥人,绰号“金钱”,5英尺9英寸的后卫,是个有名的神射手。前太阳队的教练安吉以前在练球时,会穿上他那件绣有拉马尔的热身外套,当他在练投外线及上篮时,队友扒灶会叫他拉马尔-孟丹。
5.劳依德-丹尼尔斯,纽约人,绰号“豌豆”,6英尺8英寸的后卫,来自纽约的皇后区,被认为是自贾巴尔以后,纽约市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无所不能,五个位置都可以打,被称为是加了跳投的魔术师约翰逊。
6.赫曼-诺斯,纽约人,绰号“直升飞机”,有人看过他跳起的高度超过二分之一的篮板。在街头“斗牛”时,把贾巴尔的天勾给定在板上,赏了他一个大火锅。
7.阿特-希克斯,芝加哥人,绰号“大艺术”,6英尺5英寸的前锋,来自圣伊利莎白高中,为人乐道的是他将篮板灌破的“酷死啦”灌篮。
8.拉夫特-阿尔特森,纽约人,绰号“跟我来玩啊”,是为了称赞他在场上神奇的演出,很多NBA球星在回到斗牛场上比赛时,都不想守他,马布里就承认被他教训过。在1998年的选秀会被雄鹿队给选上。
9.拉夫-沃克,芝加哥人,绰号“火箭”,6英尺4英寸,在场上曾表演跳起来,把球往篮板上丢了两次,再拿起来狠狠地塞进篮筐内,球场上的人全都呆掉了,都要求他再做一次,而他也照做。
10.达林-梅森,费城人,绰号“咀嚼”,5英尺11英寸,有43英寸的垂直起跳高度。他那神奇的助攻是最令人难忘的。
现役:
特尔费尔:森林狼
李基戴为斯:热队
艾弗森:掘金
汀斯利:步行者
杰森威廉姆斯:热火
马布里:尼克斯